
邓锐杰,研究员(专职科研),博士生导师。入选中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四川大学双百人才计划。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分析和生物合成新方法与工具研究。以通讯/第一作者在Nat Biomed Eng、Nat Protoc、Nat Commun(2)、Chem(2)、EBioMedicine、Angew Chem(4)、Anal Chem(7)和J Agric Food Chem(10)等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被引500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主编专著1部。参与制订国家标准样品2项、团体标准4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青年B\C、面上)、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及多项企业合作项目。
电子邮箱: drj17@scu.edu.cn
通讯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纺工楼516
研究方向
食品微生物分析和生物合成新方法与工具
教育经历
2008.09-2012.07 中南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学士(导师:刘洪涛教授)
2012.09-2017.07 清华大学 化学系,博士(导师:李景虹教授)
讲授课程
现代仪器分析(本科课程)
食品生物技术基础(本科课程)
食品质量控制(研究生课程)
主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B类,2026-2028
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3-2026
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2021-2024
4. 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0-2022
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C类,2019-2021
学术论文
1. R. Deng* et al.,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25, 64, e202418003
2. R. Deng*, J. Li* et al. Nature Protocols 2024, 3426–3455
3. R. Deng* et. al.,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14, 4327
4. R. Deng*, J. Li* et. al., Chem 2023, 5, 1094–1117
5. R. Deng*, W. Li*, J. Li* et. al., 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22, 6, 957967
发明专利
1. 识别增强型亚稳态核酸适配体探针及在目标物质计数分析中的应用,ZL201811052993.1
2. 一种基于适配体固有构象诱导的检测黄曲霉毒素B1的方法,ZL201910198063.5
3. 一种基因突变原位成像方法,ZL202310210105.9
4. 一种可视化核酸检测试剂盒,ZL201811123343.1
5. 一种基于点亮型RNA适体的CRISPR-Cas13核酸检测试剂盒,ZL202011436758.1
其他
荣获四川大学课堂教学优秀奖、创新创业与实践教育优秀指导教师,指导本科同学获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银奖、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省金奖等,担任Nat Chem, Nat Biomed Eng, Nat Commun和J Agric Food Chem等杂志审稿人。担任LWT-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委、中国食品学报青年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生物传感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