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教育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要求,学院课程思政课题组积极探索在专业课程中深度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将专业课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入融合。课程思政课题组从教学大纲讨论、课程教学组织实施以及课程思政的成效研究等方面,在《纺织与现代生活》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相关内容,引导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视角认识纺织,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纺织物染色》第一部分《认识染料》中《可持续利用的植物染料》中,施亦东老师为同学们引入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理念。施老师指出,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植物染料不仅拥有独特的文化价值,而且蕴含着防风服的民族特色。早在旧石器时代,我国就已经出现了染色的石珠等,起到一定的装饰作用。夏朝时期已经掌握了培育蓝草的方法,并开始使用蓝草进行染色。进入商周时代,伴随着丝绸产业的发展,植物染色工艺也有了进一步的提升。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植物染色工艺已经趋于成熟,并且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生产制度。到明清时期,我国的植物染色工艺盛极一时,染料既可以大规模生产,还能够出口到国外。乾隆时,有人这样描绘上海的染坊:"染工有蓝坊、染天青、淡青、月下白 ;有红坊,染大红、露桃红;有漂坊,染黄糙为白;有杂色坊,染黄、绿、黑、紫、虾、青、佛面金等"。此外,比较复杂的印花技术也有了发展。至1834年法国的佩罗印花机发明以前,中国一直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手工印染技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我们党在国家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围绕如何认识生态文明、如何建设生态文明,逐步形成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植物染料不仅能够满足染色的需求,还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功能,同时也极大地减少了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正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
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在实践课程《植物染料染色技法实验》中,肖红艳老师指导同学们通过动手实验,亲手体验中华传统染色工艺,充分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