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3月22日,四川大学牵头的“生态皮革绿色制造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顺利通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专家经过质询讨论,形成鉴定意见:该成果整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项目由四川大学、四川亭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焦作隆丰皮草企业有限公司、兴业皮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鉴定委员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理工大学教授汪华林,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朱美芳,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教授级高工陈占光等7名专家组成。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与绿色发展处处长李永智,项目组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石碧、四川大学教授王亚楠及全体成员参加了此次会议。
项目负责人王亚楠汇报了该项目的立项背景、科技创新、研究成果及产业化应用情况。该项目紧密围绕国家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历经14年持续攻关,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产业链生态皮革绿色制造技术体系,包括生态皮革无铬鞣制关键材料及技术、高性能染整关键材料及技术、皮革生态性多维度科学评价体系以及生态皮革绿色制造集成技术体系。项目成果在彻底解决铬污染问题的同时,使皮革产品兼具生态环保特性和媲美传统皮革的综合性能,推动行业向“生态皮革”新范式升级。
鉴定委员会评价,该项目面向万亿级皮革产业绿色生态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打破百余年来铬鞣主导的制革范式,创建了生态皮革绿色无铬制造技术体系,引领了我国皮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为全球皮革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工程科技方案。项目授权发明专利中国22件、美国2件,新制定国家标准3项、行业标准3项、团体和企业标准9项。成果已在110余家制革企业实现工业化应用,达到皮革品种全覆盖,环境和经济效益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