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四川大学 | 信息门户 | 邮件系统 | English
轻纺与食品学院
 网站首页  学院概况  人才培养  学科建设  科学研究  师资队伍  对外交流  党群工作  学生工作  校友工作  资料下载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术看板 > 正文

2010 “常熟服装城杯”第二届中国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征稿启事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30日 09:17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10“常熟服装城杯”第二届中国休闲装设计精英大奖赛征稿启事

大赛主题

。色

主题诠释:

炫目多彩是生活的本质,色彩缤纷是理想生活的向往,如果内心充满快乐,世界将五彩缤纷。与色共舞,将内心最深处的激情点燃。

炫出个性!炫出色彩!新休闲主义——炫色生活!

大赛组织机构:

指导单位: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主办单位: 中国服装协会

江苏省常熟市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纺织服装周刊》杂志社

江苏·常熟服装城管理委员会

支持单位:中国纺织服装教育学会、中国纺织服装专业市场联盟、中国流行色协会、江苏省服装协会、常熟市服装协会

大赛官方网站:中国纺织经济信息网www.ctei.gov.cn

媒体支持:《纺织服装周刊》

大赛报名时间

2009年11月20日——2010年3月20日;

作品效果图上交截止日期:2010年3月2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作品要求:

n 参赛项目为休闲装,男女不限。作品有鲜明的时尚感,在紧扣主题的基础上,表达出与时俱进的生活状态。

n 作品注重整体搭配,包括鞋帽、皮带、挎包、配饰等。

n 作品设计手法、运用材料、配饰不限,注重创意和实用相结合。

评选办法:

大赛评委团由7位国内外知名院校专家、著名服装设计师、资深媒体人士、时尚界权威人士、著名商业集团专业人士组成。

评委团将根据作品的创意、造型、结构、色彩、材料、工艺、服饰搭配、现场展示效果、商业价值等进行综合评判。

1.初赛:评委团从参赛的彩色效果图中评选出24名入围选手参加决赛。

2.决赛:组委会给每位入围决赛选手提供成衣制作补助费2000元,制作完成后选手携带成衣集中于常熟,参加决赛及颁奖晚会。参加决赛选手交通食宿(仅限选手本人,海外参赛选手只负担境内交通)由组委会承担,最终综合评出10名选手入围决赛。

入围作品进行模特现场展演,由评委团现场打分评出金、银、铜奖及单项奖。

大赛日程:

征稿 2009年11月20日——2010年3月20日

初赛 2010年4月初 地点:北京

决赛 2010年5月底 地点:江苏省常熟市

奖励办法:

金奖1名 奖金20万元;

银奖2名 奖金10万元/人;

铜奖3名 奖金5万元/人;

优秀奖10名 奖金5000元/人。

单项奖:5名

最佳工艺制作奖 1名, 奖金3万元/人;

最佳面料运用奖 1名, 奖金3万元/人;

最具潜力新秀奖 3名, 奖金2万元/人;

(仅限院校在校生及2010应届毕业生)

以上所有奖金金额均为税前,个人所得税由主办单位代缴。

参赛指南:

1.选手性别、年龄、学历、国籍、民族不限。国内外专业服装设计师、专业院校师生均可参赛。

2.参赛作品为4套服装组成的系列,男装、女装不限,也可同时存在于一组,有整体感,符合大赛设计主题及宗旨。

3.参赛者提供以下相关文件:

l 一个系列服装的彩色效果图。尺寸为27cm×40cm、效果图左上方标明作品名称。

l 款式结构图。设计主题说明和设计构思,右下方贴面料小样。

l 报名表(附彩色照片一张)。

l 本人身份证复印件(正反面)一份;

4.稿件一律不予退还,请自留底稿;参赛者及入围者必须遵照大赛组委会规定的期限递交参赛作品,逾期者将不予受理或被取消其参赛资格。

5.入围决赛的成衣作品,签发入围单同时组委会将通知选手本人成衣制作规格。

6.参赛作品须为参赛本人从未参加过其他大赛的原创设计作品。允许两人联合制做。不得一稿多投和抄袭他人作品,一经发现组委会有权取消违规者的参赛资格。入围选手名单和效果图,决赛获奖选手名单、作品将由《纺织服装周刊》等行业权威媒体进行公示。

7.获奖选手须根据大赛组委会的日程安排出席彩排及宣传活动。

8.所有参赛作品服装、效果图版权归组委会所有。组委会有权对所有参赛作品进行宣传、品牌植入、出版发行、演出及组织相关行业使用,并以任何形式使用有关图片及影像,无须支付任何版费。

9.所有参赛者所填写的资料(包含个人信息)必须真实有效;如发现不实者,将取消其比赛资格。

关闭

Copyright © 2018 四川大学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
电话:028-85405836 028-85405840(院办)
028-85461730(党办)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微信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微信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公众号
轻工科学与工程学院公众号